族谱编纂 当前位置:主页 -> 族谱编纂

祝贺黔北聂氏应宗堂《聂氏族谱》2024年修谱圆满成功正式发行
http://www.nszp.cc   2025年8月11日

 

祝贺黔北聂氏应宗堂《聂氏族谱》2024年修谱圆满成功正式发行

 

 

 

黔北聂氏应宗堂族谱序(2024)修

聂永/撰

   家谱乃家族根脉所系,承先辈智慧与荣耀,为贯通古今之纽带。其名甚繁,或曰族谱、宗谱、谱牒、家乘,皆华夏文明千年传承之见证,与国史、方志并称民族三大文献。一家之谱即一族之史,旨在溯本源、明世系、敦亲睦族,使后人知来处、敬先祖、守家风。修谱之举,意义深远。一则可辨血脉亲疏,凝聚宗族;二则承文化薪火,治家传训;三则立典范以教子孙,弘德扬善。谱牒所载,非唯有名讳生卒,更蕴含家风精髓,彰显先祖开基拓业之功,启后世继往开来之志。
   吾族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历经沧桑。族人或为避战,或为避祸,或为谋生,多次大迁徙。从华北平原北上山西古地河东霍山,再南下鱼米之乡江西鄱阳湖平原,再入四川盆地古黔州,再上云贵高原古播州。然无论身处何地,皆秉持祖辈遗风,耕读传家、忠厚传世、坚韧勇敢、不屈不挠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。其间虽历经坎坷,然族人皆能自强不息,奋发有为。迄今,俊祖后裔枝繁叶茂,人口过万,遍及黔、渝、川。家族人才辈出,上至元帅、将军、武士、高官等为国效力,名垂青史;下至寒窗苦读,金榜题名,光耀门楣;匠人名师,造福乡里;致富者,助困脱贫,带头致富;今处城镇化浪潮,族人紧跟步伐,竞相移居城镇;留村居寨者,自建小洋楼,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。城乡族人携手并进,共谱家族新篇章。
   中国家谱、族谱编修的历史悠久,历朝历代有之。宋代已成平常人家之事,明、清时期流行全国。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成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:"搜集家谱、族谱加以研究,可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,也可为人文、地理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"。改革开放以来,国家对谱牒的编修工作十分重视。1984年,国家档案局、教育部、文化部联合发出《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》(国档会字<1984>4号)指出:"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,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、社会、民族、民俗、经济、人物传记、宗族制度,以及地方史的资料,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的价值"。因此,修谱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。(注:此段内容摘自江津聂氏《耳顺堂族谱》"谱序")。
   十五年前,我族曾开天辟地修谱,彼时受经济、通讯、交通所限,所编《黔北聂氏族谱》有不尽人意之处,如宗族遗漏、未载入生辰逝时、部分族人希望以血缘为纽带修谱等。今逢盛世,国泰民安,经济更加繁荣,社会更加稳定,通讯高度发达,电子办公更加成熟,交通更加便捷。吾族后人今思祖追远,要求再修家谱,以承先辈遗志,续家族血脉。在族人的推举下,太白木窖窝聂运康再担大任,率领族人再次修谱。
   本谱主要课题有:图片汇萃、姓氏文化、聂氏源流、迁徙之路、家族大事记、名人传、人物简历、墓志铭、家族史实考证、文化教育、聂氏俊彦、四世先祖考妣碑文等。
   本谱特点:
   1、前谱以整合的方式编入本谱;
   2、本谱世系表改前谱"支系式"排列为"分代式"排列,分代式又分总分代与支系分代;
   3、男女平等,同等载入,个别信息除外;
   4、内容更加丰富,增加了名人传、墓志铭、人物简历等;
   5、设置速查表,快速查找血缘世系;
   6、打破惯例将姓氏文化置于聂氏源流之前,有助于读者阅读聂氏源流;
   7、摘录耳顺堂史料,以及古汉语文章,提升高层次文化阅读体验。
   编纂领导机构于2024 年 8 月 31 日于绥阳城召开第一次修谱工作会议,对本次修谱进行定调,会后,各成员各司其职,修谱工作随即展开。
   本人虽才疏学浅,然心怀虔诚,竭力撰述。若有疏漏之处,尚望族人见谅,并祈族中后贤续修,使吾族之谱系永续,宗亲之谊长存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(阅览次数:291次)  【  】 【告诉好友】 【关闭】   

你是第 位访客  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回兴松鹤路108号2-16  邮编:401120 电话:023-67527534  

 邮箱:yeguang315@163.com QQ群:196426576   后台管理 

本网站由 重庆立春文化艺术传播中心技术支持与管理 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:渝ICP备1100761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