族谱编纂 当前位置:主页 -> 族谱编纂

山西省原平市西常村聂氏族谱摘录选登(一)
http://www.nszp.cc   2022年11月22日

山西省原平市西常村聂氏族谱摘录选登(一)

    《西常村聂氏族谱附村史》的附录部分,运用史料考证与口述回忆,从村名、姓氏、村庙、墓碑、人物等专题梳理了西常村的历史沿革,专题内以时间为线记述人物事件。念先祖,教后世,此为修谱之初衷。村史除了记载先祖事迹外,教化后辈爱国爱家走正道,这种观点在本书中一以贯之。

1.村名

    西常村地处平川,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西南20公里,地理坐标:北纬38.35度,东经112.38度,村南有北云中河流过,并与奇村镇后东高村接壤,东南有金山,东北约二里是东常村。古时西常村隶属崞县(县址在今原平市崞阳镇),东西常村原本为一村,村名来历详见下文。
    西常村的历史从明朝正式拉开帷幕。现存年代最早的崞县地方志是公元1562年明嘉靖《崞县志》,其四“田赋考”中有记载:(里甲)常蘭,十一户为甲,百一十户为里。也就是说,常村和兰村统归为一里,由里长向上级负责征粮纳税。这是有史记载以来,最早有“常村”的称谓。

明嘉靖《崞县志》四田赋考里甲

    追本溯源,东西常村古时统称常村,历史上因北云中河泛滥将常村冲刷成东西两部分,就逐步称呼为“东常村”和“西常村”。至于“常”字的含义,虽没有相关文字史料,但据聂玉马老人推测,在聂姓之前,此地应是以常姓为主的村落,故叫做“常村”,依据就是村南有块田地现仍被称为“常家地”。

1.姓氏

   常村聂姓来源有两种说法,一种说法是:金末元初,千户侯阎德刚归附蒙古后,出任蒙古政权接管下的崞山军节度使,官署驻地就在卫村,古称衛邨,卫村朝元观为阎德刚父子在元朝初年所建,阎德刚即是卫村阎氏一世祖,至今已有800年历史。据《朝元观记》碑文记载,元代时卫村阎氏为大户望族,赵、张、王、李、郭、聂皆为大姓,另外,还居住有俱、朱、茹、吕、安、康、科、程、遂、陈、田、邢、夏、魏等杂姓,如碑文有记载:“村众 …… 聂现 书工 …… 聂子明”。

《朝元观记》石碑背面,此碑文由金元时期忻州大文豪元好问于公元1247年撰写,现立于原平市范亭文体广场。

   那么,金末元初,为何卫村有如此之多的姓氏?他们来自哪里?是原住民还是外来的?通常来说,自然村是不可能同时有如此之多的姓氏。比较合理的解释是,这些不同姓氏的村民很有可能是屯田将士或随军留守的后人。元置崞州后,因金未灭,在崞州置军,称崞山军,阎侯出任崞山军节度使,其祖籍贵州,其下属就在此地屯田安家。从时间上看,早在金末元初卫村就有“聂姓”,这个时间点比后来的“明初大移民”至少早100多年。
   另一种说法是:公元1368年,朱明王朝统一天下,此时全国各地因连年战争十室九空。为了恢复农业和繁衍人口,从公元1370年起,朱明王朝颁布了历史上有名的大移民政策,先后数次经由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,领取“凭照川资”后,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。移民由此启程,从此天隔一方。于是,聂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山东等地。据老人口口相传,西常村聂姓祖先最初从洪洞县迁至圪针沟,后又逃往卫村,最后来到常村定居。
   这个古老的传说在聂温西老人遗留的手抄册子中是这样记载的:传说在很早以前,原常村东至碾臼西至一家村,是十里常村。据说在明代洪武年间,有位兵马大帅常玉春,在幼时家贫穷,讨吃要饭当乞丐。来到崞州和代县要饭,一天他到戏场拾西瓜皮吃,可是这里人不叫吃,全把西瓜皮用足踩烂。常玉春见了怀恨在心。我要.......报(应该是报仇之类的话,原文未写清楚)。后来他当大帅时,在平定泉安营扎寨时,正在坐帐,忽然打了个盹,梦见拾西瓜皮吃,人们又踩烂。他恨说,操杀崞州和代县人,鸡犬不留。兵马出动。他醒来时,不见兵马,便问才知梦传令,急令收回,南杀至令归一面街,北至代县。守卫把平定泉杀了一面街。后把平定泉改名半坡街。因这事才从晋南往北方迁民,改为代州崞县,又把常村改东常村和西常村。聂进和田氏从洪洞县迁圪针沟又逃往卫村安居,后来到西常村割草,见草茂盛知地肥美,才来到这西常村安居落业,也不知几代来在这里了。(原文未删改)
   原平民间流传着“常遇春火烧万家庄”的类似故事,其历史背景和史书记载基本一致,但具体细节应是后人想象的。明初大移民总迁站设在晋南洪洞县大槐树,雁门关外马邑(今朔州)是圪针沟分站之一。也就是说,大移民先是从晋南洪洞县出发,到达晋北后再分流到各地。如今晋北许多家族是从马邑迁来的。圪针沟不是村名,是个地名,原是一条沟,因周围长满圪针,故曰圪针沟或棘针沟。
   俗话说:“千年古碑会说话”。编委聂曙廷认为,《朝元观记》的记载是真实的,有实物证据。而后一种说法可能只是传说,有待进一步考证。首先,从时间上来说,在洪洞大槐树移民之前,卫村就有“聂姓”村民,有《朝元观记》背面碑文为证。其次,因洪洞大槐树和圪针沟太有名气了,后人经常穿凿附会。但两种说法都表明,聂姓祖先是从卫村迁居到常村且卫村还有“聂家坟”为证,这是无疑的。常村周边有好多带“庄”的村子,如王家庄、练家庄、刘家庄、秦家庄等等,所谓“庄”,就是有钱人的“地庄”,地主雇佣的劳力或佃农在农地附近聚集成“庄”。比如闫庄曾是卫村阎侯驻扎部队拴马的村庄,所以叫闫庄(“阎”姓今已简写作“闫”)。不同于“庄”,“村”通常是几个姓氏自然聚集而形成的村落,称为自然村。
   大约金末元初或更早,此地就有“常姓”居住,人称“常村”。至于“常姓”为何突然消失,可能跟北云中河洪水有关。北云中河发源于云中山,属于滹沱河支流,经石家庄、唐林、西常村、秦家庄、河南关子入滹沱河,全年径流分配不均匀,夏季暴雨酿成的洪水陡涨陡落,含沙量巨大。据说,历史上北云中河的一次大洪水将“常姓常村”冲毁淹没,后洪水退去,有人又迁居于此。
   据推算,大约公元16世纪末明朝中后期,始迁祖聂进来到“常村”,看到有山有水、地势平坦、草木茂盛,遂决定从卫村迁入此地,“常姓常村”从此变成了“聂姓常村”,二世祖文章一支后又迁到了同川镇清水沟。聂姓逐渐繁盛成为大姓,王、宋、谢、祁、田、张、李、董、杨、郑、武、赵、尚、胡等为小姓,他们有的是父辈迁来或父母双亡随姐姐迁入常村,有的是丈夫去世回娘家生了遗腹子,可以说,他们大多数是西常村聂姓的“外甥子”,曾受惠于西常村这个大家庭,同时也为西常村做过不小贡献。这部分历史在此不一一赘述。

(阅览次数:2270次)  【  】 【告诉好友】 【关闭】   

你是第 位访客  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回兴松鹤路108号2-16  邮编:401120 电话:023-67527534  

 邮箱:yeguang315@163.com QQ群:196426576   后台管理 

本网站由 重庆立春文化艺术传播中心技术支持与管理 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:渝ICP备11007614号-1